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xhylaser.cn
互聯網企業亂價 彩電行業近乎虧損
發布日期:2016-09-13 14:20:57
透過今年上半年主流彩電企業的盈利情況來看,平板時代相關企業離全行業性虧損的腳步越來越近。特別是,隨著9月互聯網企業率先打響新一輪電視低價格亂戰,令彩電離全行業性虧損只有半步之遙
年前,2500元只能買一臺18英寸的CRT顯像管電視;如今,2500元能買一臺55英寸的4K智能液晶電視,還能剩下200元。進入9月以來,互聯網企業的新一輪低價格亂戰,就像是“臨門一腳”,加速推動企業陷入彩電全行業性虧損泥潭之中。
當前彩電企業離全行業性虧損,還有多遠的距離?在多位彩電業內人士看來,當年CRT時代就因為產品均價過低,導致彩電全行業虧損。當前在液晶平板時代,國產品牌的平均價格降至2000元左右,這就是新一輪的全行業虧損開始。
據中怡康對全國液晶電視零售市場的監測顯示:今年7月國內品牌平均單價為2872元。今年前7個月國內品牌平均單價為2986元。這意味著今年彩電市場的價格體系呈現出一路下跌趨勢。離全行業性的虧損憶越來越近。
互聯網企業亂價攪局不是好事
誰都知道價格戰對于制造產業是“百害無一益”:廠家沒利潤,商家也白忙,消費者更是容易遭遇“便宜沒好貨”的陷阱。
進入9月之后,在很多彩電企業的預料之中,互聯網電視企業率先打響一輪低價格惡戰:以909品牌日為由頭,看尚推出售價2399元的55寸智能電視、售價1999元的50寸4K智能電視,以及1199元的42寸電視;微鯨則推出2198元的50寸4K智能電視,1299的43寸電視,并號稱“比免費更超值”。
以919電商節為由頭,樂視超級電視繼續實施“硬件免費”玩法,其中以1470元購買3年超級影視會員或2年6個月超級體育會員,亦或是超級影視會員和超級體育會員的混合套餐,即可獲得售價1599元的40寸超級電視。隨后這也引發PPTV的跟進,推出1800元買5年全屏通用SVIP影視會員贈送50寸智能電視的活動。
脫胎于傳統彩電巨頭創維的酷開TV,則直接在官網上喊出“殺伊儆百”的口號,推出一款售價2099元的50寸4K電視。雖然與互聯網新軍看尚的1999元相差100元,但其行業地位和影響力則意味著,這一價格已經跌破傳統彩電企業價格底線。
截止9月6日,雖然小米、暴風TV等一批互聯網電視企業,還沒有發布相應的應對舉措。但面對同行這一輪又一輪的低價亂戰,任何想在彩電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的互聯網企業,都無法避開這場惡戰。圍繞“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價格比拼將會更加白熱化。
當然,這只是互聯網電視企業在線上電商的亮劍,雖然影響面只是一部分。但是,面對彩電行業傳統的“金九銀十”市場,以海信、創維、TCL為代表的一大批傳統企業,面對這些互聯網新軍的線上市場搶蛋糕,顯然不會輕易“坐視不顧”。肯定會發起更加激烈的反擊,或更加強勢的引爆。
如此一來,必然會大幅度拉低整個本土彩電品牌市場均價。雖然從去年開始,一些傳統彩電巨頭就通過推廣HDR、4K、ULED、量子點、曲面,以及激光電視等一系列新技術產品,通過新品迭代實現利潤提升,化解中小屏不賺錢的問題。效果并不明顯。
不能讓彩電再走全行業性虧損老路
目前來看,一些傳統彩電巨頭通過調整產品經營結構的方式,來推動經營利潤改善的步伐,卻沒有趕上互聯網彩電企業的價格戰廝殺步伐。最近一年來,互聯網企業的低價格戰,從32寸、42寸、43寸等中小屏一路過來,直到今年9月將價格戰火燒向50寸、55寸等大屏市場。
一輪又一輪低價格戰沖擊背后,彩電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雖然海信、創維兩大企業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凈利潤水平,但盈利難度已經越來越大。就在今年初,叫囂著要賣20萬臺OLED電視的創維,現在幾乎已經不再提及這一目標。原因并不復雜,同樣是55寸的電視,液晶售價不到2500元,而OLED電視卻仍然高達1萬多,前者連后頭的零頭都不到。根本賣不動。
梳理TCL、海信、長虹、康佳四家彩電企業,以及樂視這家互聯網企業的16年半年報,可以看到“虧本賺吆喝”,是接下來所有彩電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考驗。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硬件免費“營銷,如何激活和釋放硬件本來的商業價值,是眾多彩電巨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TCL多媒體銷售收入119.7億元,凈利潤僅為0.83億元,雖然毛利潤高達17.79%,但凈利潤為0.69%。康佳電視營業收入53.68億元,毛利潤16.75%。而整個康佳集團上半年凈利潤僅為1283萬元,其電視業務凈利潤幾乎可以忽略。四川長虹的電視業務營收62.41億元,毛利潤18.79%(較去年增長近5個百分點),由于長虹未公布電視業務的凈利潤,但其盈利水平也不會太高。
作為彩電行業多年的老大哥,今年上半年海信電器營業收入132.89億元,凈利潤7.41億元,毛利潤17.91%,凈利潤為5.6%。雖然海信的盈利能力應該是行業最高,也不過只有5.6%的水平。這表明,整個國產彩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令人擔憂,單一的硬件盈利模式必須要尋找更好的引爆動力。
近三年來,一直以“電視硬件”虧損定價的樂視超級電視,今年上半年其硬件營業收入達51.32億元,但以硬件為主業的樂視致新凈利潤為虧損5687萬元。毫無疑問,按照現有的彩電市場發展趨勢,一方面上游液晶面板漲價,另一方面下游市場低價不斷,樂視超級電視面臨著“賣的多虧的越多”挑戰。當然其從生態的角度,則擁有會員收費盈利的反哺。
對比樂視與其它四大彩電企業的上半年業績,可以看到,彩電作為硬件的虧損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因為其更再乎的是通過低價搶市場,在會員等方面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提升。
但是,對于眾多彩電企業來說,面對互聯網低價亂戰的不斷攪局,硬件的持續走低帶來的必然結果,則是整個行業性的虧損。這對于整個彩電產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會大大拖累中國彩電企業在硬件技術創新的投入、步伐和空間。從而影響整個彩電產業的戰略性安全。由此,對于所有彩電企業來說,必須要盡快謀求在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和產品上,重新獲得新的盈利機會和空間。
接下來,短期內彩電全行業性虧損或許已經不可避免。但是,對于所有企業來說,無論是只靠內容賺錢,還是靠硬件賺錢,都需要賦予和保障硬件新的商業價值。畢竟,面對日韓外資巨頭的正面競爭,保證硬件價值是賦予中國彩電產業發展新動力、新尊嚴的唯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