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xhylaser.cn
李克強牽線一年,大眾江淮終于聯姻?
發布日期:2016-09-08 09:34:19
近日,有國內媒體稱德國大眾與江淮確定在中國合資生產皮卡,并將于今年9月簽訂協議。9月6日下午,江淮汽車(600418)發布公告稱,因擬簽署對公司有重要影響的合作備忘錄,9月7日,公司股票將臨時停牌一天。業內因此紛紛猜測這一合作備忘錄,很可能就是此前多次傳出的江淮與大眾的“聯姻”。
大眾中國官方對此給予澎湃新聞的答復是,雙方一直在進行著友好而融洽的商談,有進一步消息再予以告知。而江淮方面則更加“守口如瓶”,直接表示“請以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為準。”
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圖左為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 CEO 海茲曼教授;右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
事實上,關于大眾、江淮“聯姻”的消息盛傳已久:2015年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安徽訪問期間到訪江淮汽車,考察了其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生產情況,并現場答應幫忙牽線搭橋,促進江淮和大眾汽車的合作。一個月后,就有國內有媒體報道“在2015年12月2日下午,江淮汽車高規格接待了一名大眾全球高管和兩名大眾中國副總級別人員。”緊接著,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終于親口承認,雙方正處于洽談的初期階段,這一表態就此”敲實“了此前關于大眾江淮有望合作的各類猜測。
只是,從此之后,接近十個月時間里,大眾與江淮官方再沒有給出任何實質性進展的“重磅”消息,這不禁讓人產生追問:兩者間的合作為何遲遲難以落地?
“雙方可能更多的還是持觀望的態度。”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澎湃新聞,“而且我認為大眾此時合作的意愿會更加迫切,因為不僅是大眾,通用其實也在尋求在華合資伙伴。而江淮作為中方企業反倒擁有選擇的權利,更加具備優勢。”
“此外,國內車企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兼并重組,這意味江淮汽車這樣的國有企業能夠趕上‘東風’實現產品產能升級,爭取談判的籌碼。從大眾的角度來看,也希望等待時機能夠與江淮展開更加深入全面的合資合作。” 崔東樹表示
目前,德國大眾汽車在華有兩家乘用車合資公司——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按照國內現行“同一家外資車企成立的同類汽車合資企業(例如乘用車合資企業)最多只能達到兩家”的規定,業內人士更多的猜測是江淮與大眾將僅僅在技術層面合作或組建商用車合資公司。
在崔東樹看來,不論具體合作模式如何,國內的商用車領域確實存有巨大商機。“在這個領域(商用車)還沒有出現絕對的‘龍頭老大’,江淮和大眾如果能夠合作將瞄準這個位置。”
作為國內少數沒有合資企業的國有汽車公司,江淮汽車近年在乘用車領域似乎也”患上”過度依賴SUV車型銷量的自主品牌“流行病”。從江淮汽車最新發布的產銷數據來看,前7個月,江淮乘用車累計銷量20.8萬輛,其中,SUV銷量就達到了15.9萬輛,占據整體銷量近76%的比重,最暢銷的兩款SUV車型瑞風S3和S2,分別貢獻了10.8萬輛和2.2萬輛的銷量。反觀江淮轎車車型,前七個月僅累計售出2.3萬輛,同比大跌41.87%。
相比之下,江淮在商用車領域則表現穩健。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江淮商用車累計售出15.58萬輛,排名國內商用車領域銷量第三名,僅次于東風汽車和北汽福田。
“我認為江淮和大眾尋求合作是因為雙方都迫于發展的壓力。“崔東樹認為,江淮急欲打破銷量結構單一的局勢,而大眾也希望能在中國市場實現全新領域的突破。隨著國內車企技術能力的提升,外資車企尋求本土“伙伴”進行合資合作將依然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