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xhylaser.cn
習大大訪美 兩國能源與氣候合作存契機
發布日期:2015-09-26 09:55:17
在本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行前,隨訪的15家企業高管名單正式公布。從這份名單中可以看出,在互聯網、能源、金融這三大領域深化中美合作應是此行的重要目標之一,也將成為未來中美經貿合作的重頭戲。
目前,中美兩國已在能源領域取得實質性合作成果,包括在非洲的清潔能源項目及兩國企業共同投資設立的建筑節能基金項目等。雙方在能源領域充分互補,未來合作空間巨大。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存在著廣闊的合作機遇。
然而,盡管中國巨大的能源消費市場對美國石油公司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中國企業也樂于開拓美國市場,但中美能源合作仍存在很多障礙。同樣,在氣候治理方面,兩國擔負著降低碳排放的重大任務,但美國承諾過的多項技術轉讓仍然沒能完全落實。
未來,中美兩國在能源與氣候合作上任重道遠。
合作機遇多
中美之間的能源和氣候合作已持續多年。2008年6月,作為第四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要成果之一,《2008~2018共創綠色未來之路:十年合作框架下中美能源和環境合作》簽署。該文件表明兩國在該領域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在環境保護問題上的態度是認真的。雙方應確定長期目標,共享環保技術。
近幾年,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頻繁合作,成為進展緩慢的全球氣候談判進程中為數不多的亮點。2014年11月,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北京峰會上共同簽署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這份歷史性的協議被認為是推動今年年底在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最終減排協議的關鍵力量,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贊譽。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何偉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本次會晤中,中美將重申為巴黎氣候大會作出主動貢獻的聲明。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碳排放國,中國計劃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進一步大幅削減單位能耗;美國計劃到2030年將美國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30%,這是有史以來美國在應對全球氣侯變暖問題上做出的最大舉動。中美兩國提出的重大舉措有望促使2015年年底舉辦的巴黎氣候大會通過國際減排協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美兩國應在新能源開發方面繼續加強技術合作。中美兩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如果在太陽能等新能源貿易投資方面不濫用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大力開發市場,促進技術轉讓,未來的合作空間將更加廣闊。
積極落實行動
然而,應該看到,中美在能源和氣候合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礙。
在投資領域,美國對重要技術和國家安全領域的重重阻礙影響了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如去年年底,美國以出于國家安全考慮為由,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光伏產品生產商和出口商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另外,作為在全球石油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均名列前茅的兩個國家,中美兩國在石油領域的合作卻乏善可陳。雙方在資源供應、石油貿易、對外投資、環境保護乃至油價波動等多方面均存在較大分歧。
不過,美國開始松綁石油出口的政策動向,中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對石油的剛性需求,以及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達成的廣泛共識,均使中美兩國企業早已開啟的油氣合作趨于制度化,這無疑將極大推動兩國油氣產業的深度合作。
何偉文指出,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節能減排技術,提供資金。在本次訪問中,美國政府中的“中國通”保爾森旗下的保爾森基金會推動了一個重要項目,即在保爾森基金會與中財辦的共同推動下,中美兩國企業正在發起成立中美建筑節能基金,投資于中國的建筑節能項目。建筑污染排放占總體污染的40%,中國在此方面的問題更嚴重,該項目可為中國的建筑節能尋求資金,提供技術,建立共同標準,是促進環境治理的有力舉措之一。
屠新泉表示,雙方應繼續落實承諾,促進節能減排,并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推動治理環境措施的實施,為促進世界和人類的福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