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xhylaser.cn
中國首款戶外集中逆變器在肥問世
發布日期:2017-04-25 09:04:32
在高新區一座“X”形建筑內,潛伏著合肥乃至安徽最頂尖技術的創新成果。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觀看合肥市在智能語音、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醫藥、無人機、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方面的科技創新成果。總書記強調,創新居于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依靠創新,不斷增加創新含量,把我國產業提升到中高端。在總書記視察先研院一年后,集聚豐富創新資源的合肥目前已成為安徽乃至中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
革命:“小公司”掀動綠色材料革命
“一年前,我們做了一個試管一樣的‘直觀展示圖’,習總書記饒有興致地聽了我們的介紹。”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告訴記者。
在徐海看來,給總書記演示的不僅是一個公司的產品,而是在世界范圍內正在發生的一場材料革命。這場革命的愿景是:用可再生的生物塑料PEF取代石化材料PET。“很少有人關注,可樂瓶就是用從苯中提取的PET制造的,在長途運輸中,它是有微毒微害的。”徐海說:“取代它的將是PEF。所以2012年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到2018年歐盟國家全部用PEF做成的可樂瓶。”
而PEF從秸稈中就可以提取,徐海的團隊使用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通過運用綠色化學合成新反應,生產出了新型生物質塑料PEF前端單體。在總書記視察后的一年內,利夫生物一直孜孜不倦地參與到這一變革之中。“過去一年,我們一直落實秸稈全組分高值化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預計年處理秸稈量20萬噸,相當于解決25萬畝農田的秸稈問題,總產值約2.5億元/年。從單一高新技術向多元化、綜合化解決方案發展——秸稈全組分高值化綜合利用。”“目前在國際上,包括我們在內僅有3家企業具備成熟的百噸級別的生產能力,其他兩家企業分別在荷蘭和瑞士。”據徐海介紹,利夫公司同樣擁有PEF單體成熟的產業化技術,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們采用與國外不同的技術路線,工藝安全性好,單體純度高。產品銷往歐洲、日本等地科研機構,產品純度質量獲得客戶認可”,徐海說道。
創新:中國首款戶外集中逆變器問世
“今年,我們推出了中國首款戶外集中逆變器”,陽光電源副總裁張友權告訴記者。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相對于傳統的集中逆變器,該產品被比喻成從“房子里走出來的逆變器”,降低了土地成本、建設和運維成本,整體可節省系統初始投資、運維投資。
但這同時對產品性能提出很高要求。據悉,由于直接在戶外工作,設備將直接面對戶外高溫、高濕、風沙等各種惡劣環境,保持穩定工作狀態難度大。“習總書記2016年4月26日來到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觀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集中展示時,特別強調合肥是創新的天地。”這讓張友權感觸良深:“作為一家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陽光電源一直認為,創新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顯得特別重要。”作為業界龍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球累計安裝了超過2400萬KW逆變設備,每年可生產清潔綠色電力310億度,減排二氧化碳2500萬噸以上。“未來這一數量將不斷增加。現在,我們在穩固歐洲和澳大利亞市場基礎上,拓展了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市場。2016年,我們在印度市場的開發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張友權表示。
養人:硅谷人才為我所用
“有幸作為合肥科技創業公司代表之一,向總書記介紹我們的創新產品,聆聽教誨,非常激動。”一年之后,想起與總書記的“面對面”,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章曉軍依然心潮澎湃。
基于巨大的硬件銷量,華米科技研發及運營的小米運動APP日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并且在此基礎上積累了大量的用戶運動、睡眠等數據。據此,華米科技2016年年底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其運動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業務在2017年將全面轉向基于AI技術驅動。這一步其實并不容易。章曉軍認為,與之伴隨的是華米科技國際化的進程。 2016年至今,華米陸續在北京、深圳及美國硅谷成立了公司。華米的品牌已越來越響,正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華米有更大的夢想——“整合全球人才為我所用、集聚產業做大做強”。“合肥是個養人的地方,總書記這句話說的很對。”章曉軍說。他回憶創業之初,北上廣的商端研發人員對于合肥對于華米都很陌生。“一年來,合肥的創業創新環境越來越好。華米科技合肥、北京、深圳公司,分別搬入新的辦公室。同時,得益于合肥科學中心的確立,合肥人才政策的推進,華米科技人才招聘方面也得到了很大促進,邀請了來自各地的資深技術工程師、頂級工業設計師及產品專家加入華米創業團隊。”“我們設在美國硅谷的公司直接面向國際市場,在國際競爭中展現魅力,從而吸引了國際人才。”章曉軍自豪地說,現在一些蘋果、谷歌的商端技術人才都投奔“華米”。另外,過去的“華米”技術團隊人員多來自中科大,現在一些在國外工作的中科大人員也實現“回流”,直接進入“華米”。
未來:合肥將成國內重要創新策源地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肥半年后,《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出爐,其中,不僅明確了我省“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還重點提出合肥將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規劃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到2030年邁入國際一流國家科學中心行列。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創新發展道路上,安徽又增添了一臺強勁的新引擎。
在中科大先研院,量子通信“京滬干線”及“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合肥總控中心等國家重大專項戰略性平臺建設取得重點突破,目前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構建了中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與此同時,未來網絡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正在籌備之中。“集聚豐富創新資源的合肥目前已成為安徽乃至中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中科大先研院相關人士表示。(安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