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xhylaser.cn
國務院副總理批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發布日期:2017-03-02 08:51:59
2月27日上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動員大會在高新區舉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作出批示
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為契機,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強化保障,依托先進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和科研團隊,打造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的國家科學中心,努力將合肥打造成為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承載者和策源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我省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協調解決建設運行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要強化要素保障,量身制定政策,開辟“綠色通道”,妥善解決人、地、資金等核心問題。要壓實工作責任,舉全省之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省長李國英
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高水平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加快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安徽力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歷來被視為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安徽要堅持高站位,充分認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肩負的重大使命。要堅持高標準,對標全球領先水平,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科技創新高地。要堅持高效能,構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織管理新模式。
全國第二個!!!
從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世界最薄0.15毫米現實觸控玻璃實現量產;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到全球首款營業廳客服機器人曉曼榮登銀行大堂…在合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不缺乏科技創新的案例。而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合肥這座創新高地上最閃亮的明珠。繼上海之后,國家正式批準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花落合肥。
四大圈層“環環相扣”
根據建設方案,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將分四個層級來建設。
1、核心層
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新建一批大科學裝置,提升現有大科學裝置性能和開放度;
2、中間層
依托現有平臺,建設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大學和研發機構,提升現有公共技術研發平臺的創新能力,開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
3、外圍層
圍繞產業鏈創新布局,憑借一批有前瞻性的技術,形成產業集群;
4、聯動層
組織實施大型科技行動計劃,以大科學裝置為基礎,實現學科建設、人才匯聚等協同發展。
在區域規劃布局上,合肥將構建大科學裝置集群核心區、“雙一流”建設核心區、科技成果轉化層核心區三大核心區。除了現有“人造太陽”等大科學裝置外,還將新建一批大科學裝置,形成集群。
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國際一流
根據建設方案,到2020年,基本建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建設取得突破,原創性成果不斷涌現,共性技術研發圈基本建成,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制度體系。
同時,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大型開放式研究基地、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創新高地、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科技策源地。
到2030年,建成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科大高新校區2025年建成
在高新區,還將建設中科大高新校區。
未來,它將與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核心區、中科大先研院連成一體,成為安徽省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據悉,中科大高新校區擬布局與高技術與工程學科密切相關的信息、計算機、工程科學等5個學院及重點科研機構,6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0余個院省部級科研平臺。
中科大高新校區按“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建設,到2025年基本建成,師生總數約20000人。
七大平臺浮出水面
1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項目選址高新區,總投資約70億元。目前,中科大正在完善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組建方案,國家已初步同意將量子信息實驗室納入國家首批啟動的國家實驗室試點范疇。
2超導核聚變中心
項目擬選址高新區,建設主體為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科學研究中心、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和國際協同創新中心等。
3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
項目選址高新區,建設內容包括成立天地信息網絡合肥有限公司,設立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研究院和建設合肥地面信息港,合肥將成為唯一輻射服務長江經濟帶及華東地區的地面核心信息港。
4聯合微電子中心
項目選址新站高新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建設8吋線中試平臺,以及封裝測試平臺、設計服務平臺、可靠性及失效性分析平臺等,目前項目建設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評估。
5離子醫學中心
項目選址高新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引進和自主研發質子治療系統,全面開展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國產、產業化工作。目前已經成立合肥離子醫學中心有限公司、合肥中科離子醫學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分別負責引進質子治療系統和自主研發質子治療的具體運作。合肥等離子所和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已經正式簽署協議,在合肥設立“中俄超導質子聯合研發中心”,開展超導設備研發,將進入正式制造階段。
6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
項目選址高新區,總投資約35億元。建設內容主要以分布式能源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為研究重點,建立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引領國家智慧能源體系及標準建立,打造一流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建設方案,明確平臺建設目標任務及運行機制等,已經與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確定了可研報告編制大綱。
7大基因中心
項目建設選址合肥巢湖經開區,總投資27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規劃建設1個基礎研究平臺和2個應用研究平臺,即未名—BIG聯合基因研究院、精準醫療應用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平臺和新藥創制應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平臺。
量子信息研究院籌備掛牌中
昨日上午,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也同步揭牌。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是安徽的“一號工程”,與中科大高新園區項目同步推進建設。
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核心園區建設主體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約806畝,選址位于望江西路、石蓮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壓走廊圍合區域。
項目建設規模約4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科研辦公區、高端人才流動公寓及配套生活設施,計劃總投資70億元。規劃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與之毗鄰,正在規劃編制階段。
對合肥人有哪些好處
合肥擁有眾多“高大上”科學裝置、科技成果,離我們普通市民的生活似乎挺遙遠。而事實上,這些科學技術不是停留在實驗室里的數據,它們將用奇妙的力量,改變每個合肥人的生活,更改變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
⒈合肥城市能級將成倍提升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合肥的誕生,將對合肥城市未來的發展產生巨大的貢獻。
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合肥的城市能級也將會因此有幾何級的提升,這種提升,不僅僅來源于大量科學家、創新創業者的到來,還來源于科技成果轉化之后,給合肥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連鎖變化。而無論是人才還是產業的升級換代,都對合肥未來的城市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⒉更高端智能的地鐵
動圖
邁入“地鐵時代”的合肥,也將迎來更加高端智能的軌道交通設備。
根據《規劃》,合肥將開發移動巡檢、車輛監測與控制、車輛整備與維檢控制、通信信號與集成控制等系統,實現軌道交通裝備的自動化控制和故障檢測及預測診斷。
⒊腫瘤的切除更加精準
目前,對于早期的惡性腫瘤,手術依然是比較好的治療手段,盡可能完整地切除腫瘤至關重要。合肥將研發系列高端設備,讓腫瘤切除更精準。
⒋合肥市民卡要來了
推行集金融、社保、醫療、交通等便民支付功能于一體的“合肥市民卡”也在十三五的規劃之中,此卡一旦亮相,將極大方便城市生活。
⒌“一站式”辦理公共服務
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云安全監控,公共云安全服務公司Evident.io獲2200萬美元風險投資
合肥將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推進人口、地理、醫療、社保等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網上信訪,逐步實現公共服務事項和社會信息服務的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
⒍實時交通運行狀態查詢
合肥鼓勵互聯網平臺為社會公眾提供實時交通運行狀態查詢、出行路線規劃、網上購票、智能停車等服務。
⒎及時發現污染物
對于影響大氣、水、土壤的污染物,合肥將研發一批“火眼金睛”的設備,及時發現污染物。
⒏新型可穿戴智能裝備
隨著虛擬現實、交互引擎等技術的研發,合肥將著手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裝備、沉浸式體驗平臺、虛擬直播、超感影院等數字創意裝備。
⒐超級大腦
合肥未來將讓未來的機器人更加聰明。
將面向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需求,建立智能技術與智能產業的創新環境平臺,構建基于類腦模型的決策與判斷系統,發展類腦的視聽覺智能計算理論與方法,發展類腦感知控制理論與方法,研制高集成度、低功耗類腦芯片與大規模集成陣列,實現類腦人工智能軟硬件系統。
⒑信息通信更加安全
合肥將將依托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謀劃建設量子信息重大創新基地,構建完整的空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體系,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下一代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體系。
乘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的東風,“科技航母”將在合肥揚帆起航,未來的合肥將會有怎樣的巨變,我們一起期待!